![]() |
庫勞(Friedrich Kuhlau),德國長笛家、作曲家,1786年出生於漢諾瓦,1832年逝世於哥本哈根,是一個軍樂隊的兒子,他表現出了早期的音樂天賦,並與巴赫CPE的學生一起上課。拿破崙軍隊於1810年入侵漢堡時,
年僅24歲的庫赫勞(Kuhlau)與家人逃往哥本哈根,在那兒他以鋼琴家和作曲家的身份在皇家宮廷中揚名。他於1813年取得丹麥國籍,並在該國快速發展的文化圈中擔任先鋒,作為歌劇和附帶音樂的作曲家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庫赫勞本人只是個謙虛的吹奏者,但丹麥沙龍文化的普及增加了對笛子和鋼琴音樂的需求,當時兩者都很流行,在一定程度上使庫赫勞在1829年給他的出版商的信中抱怨了這一點。 ,關於佣金過多。 庫赫勞本人雖然是一個謙虛的演奏家,但他對樂器的創作充滿了精湛的技巧,同情心和想像力,在發表之前,他將他的新作品提交了法院禮堂樂團的首席演奏家批准。此處記錄的七個三重奏顯示出令人驚訝的紋理和情緒變化。即使是Op.13的三重奏,也可以追溯到1815年,從3號Adagio的巴洛克風格到緩慢的介紹中更為宏大的表達方式,都為1號和整個場景打開了帷幕。從1827年開始創作的Op.86的旋律和陽光直射都具有驚人的Mendelssohnian品質,而在三重奏Op.90中它本身被留給了貝多芬式的激烈辯論。2015年,三名亞洲笛手在柏林漢斯•埃斯勒音樂學院創立了長笛東三重奏。 本片三位中的 台灣長笛演奏家 徐鈺甄 是一位 嚴謹的理論思維使演奏富知性,致力於探索次屬和弦的織體,呈現輕盈、飄逸、內斂的技巧,樂曲層次鮮明清晰。現任 長榮交響樂團 首席長笛家. 2015 / 奇美藝術獎得主.2013 / 第三屆亞洲長笛比賽第四名. 臺灣長笛菁英大賽「菁英組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