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龐基耶利(Amilcare Ponchielli 1834-1886)是意大利歌劇作曲家,以其歌劇《喬康達》(La Gioconda)而聞名。龐基耶利出生於當時的倫巴第-威尼西亞王國克雷莫納附近的帕代諾法索拉羅(現為帕代諾龐基耶利),九歲時獲得獎學金,前往米蘭音樂學院學習音樂,並在十歲時創作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曲。1856 年,他根據亞歷山德羅·曼佐尼 (Alessandro Manzoni) 的小說《訂婚者》(I promessi sposi) 創作了第一部歌劇,最終以歌劇作曲家的身份聲名鵲起。
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令人失望。他在一次比賽中贏得了米蘭音樂學院的教授職位,後來在小城市打了一份小工,創作了幾部歌劇,但一開始都沒有成功。儘管失望,他還是在皮亞琴察和克雷莫納作為樂隊指揮(capobanda)獲得了豐富的經驗,為管樂隊編曲和創作了200多首作品。在為樂團創作的「原創」作品中,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首次中號協奏曲(Concerto per Flicornobasso,1872)、流行的巴黎歌曲「威尼斯狂歡節」的十五首變奏曲,以及一系列迴響著音樂的節日和葬禮進行曲。轉捩點是 1872 年《I promessi sposi》的修訂版獲得巨大成功,這使他與音樂出版商 G. Ricordi & Co. 以及音樂學院和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機構簽訂了合約。芭蕾舞劇《Le due gemelle》(1873)證實了他的成功。下一部歌劇《立陶宛人》(1874 年)於 1903 年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了三個晚上,但在那裡選角的評價尤其糟糕;該劇原定於1939年演出,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未能如期演出,直到1979年RAI恢復比分後才再次演出。此後又多次復興。他最著名的歌劇是《喬康達》1876 年,其劇本作者阿里戈·博伊托改編自維克多·雨果的同一部戲劇,該劇此前由薩維裡奧·梅爾卡丹特於1837 年飾演《Il giuramento》,卡洛斯戈麥斯於1873 年飾演福斯卡。它於 1876 年首次製作,並經過多次修訂。今天流行的版本是在 1880 年首次發布的。繼《喬康達》之後,龐基耶利創作了這部不朽的聖經情節劇,分為四幕,《伊爾·菲格利烏爾天才》於1880 年12 月26 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上演,《瑪麗昂·德洛姆》改編自維克多·雨果的另一部戲劇,於1885 年3 月17 日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。都對賈科莫·普契尼、彼得羅·馬斯卡尼和翁貝托·佐丹奴等新興一代作曲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1881年,龐基耶利被任命為貝加莫大教堂的無伴奏合唱大師,同年起擔任米蘭音樂學院作曲教授,他的學生包括普契尼、馬斯卡尼、埃米利奧·皮齊和喬瓦尼·特巴爾迪尼。1886年,他因肺炎在米蘭去世,並被安葬在該市的紀念公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