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當第一首的旋律吹奏出來你就會感動得說,原來這麼好聽!!!
木管中的皇后 〞單簧管〞又稱黑管,其聲溫暖,音域寬廣而暖色的木質音,普通都由木頭或黑壇木所製成的圓管形樂器,一端是喇叭口,另一邊是削尖的吹口,在音樂作曲有很多古典音樂作曲家著有很多的名曲,其聲圓潤及帶木質的甜聲。 本片收錄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有名的法國作曲家:Pierne. Bozza. Gaubert. Tailleferre. Dedussy 的單簧管創作曲,本片是讓你再深入認識單簧管的法國音樂曲輯。 傑曼. 塔勒費雷 Germaine Taillefesse;1892年4月19日至1983年11月7日)是一位法國作曲家,也是六人作曲家中唯一的女性成員。出生於法國馬恩河谷省的 Saint-Maur-des-Fossés,但作為一名年輕女性,她將自己的姓氏從“Taillefesse”更改為“Tailleferre”,以報復她拒絕支持的父親她的音樂研究。她在家和母親一起學習鋼琴,創作自己的短篇作品,之後她開始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,在那裡她遇到了普朗克、米堯、霍內格..等。在巴黎音樂學院,她的技巧獲得了多個類別的獎項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塔勒費雷在《塔迪厄夫人豎琴小書》中為音樂學院豎琴助理教授卡洛琳·路易吉尼創作了 18 首短篇作品。和她的新朋友一起,她很快就與巴黎蒙馬特和蒙帕納斯地區的藝術人群交往,而塔耶費雷(Tailleferre) 是該團體中唯一的女性成員。1923 年,塔耶費爾開始在莫里斯·拉威爾位於蒙福特拉莫里的家中與 拉威爾 共度大量時光。拉威爾鼓勵她參加羅馬大獎賽。 1926年,她與美國漫畫家拉爾夫·巴頓結婚,並搬到紐約曼哈頓。Tailleferre 在她的回憶錄中提到,在他們結婚的 2.5 年裡,她幾乎沒有做過任何作曲。她一直留在美國,直到 1927 年她和丈夫返回法國。他們不久就離婚了。塔耶費爾在1920 年代創作了許多最重要的作品,包括她的第一鋼琴協奏曲、豎琴協奏曲、芭蕾舞劇《Le Marchand d'oiseaux》(1920 年代蘇埃杜瓦芭蕾舞團劇目中演出次數最多的芭蕾舞劇)、《新賽瑟》(La nouvelle Cythère)受謝爾蓋·迪亞吉列夫(Sergei Diaghilev) 委託為著名的俄羅斯芭蕾舞團1929 年命運多舛的演出季創作,與保羅·克洛岱爾(Paul Claudel) 合作創作了《雅典城牆》以及幾部開創性的電影配樂,其中包括她在其中使用的《班達》 (B'anda)非洲主題。 皮埃內Pierne 1863-1937,法國作曲家,指揮家,管風琴家。1870年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,1890-1898年繼弗蘭克任聖克洛蒂爾德大教堂管風琴師,1903-1934年任科洛納音樂會指揮。皮埃內的作品風格優美清澈,善於表達細膩的情感,亦常有崇高深邃和詼諧幽默的成分,對各種樂器的使用都有深刻的理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