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維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,1835年7月10日-1880年3月31日,波蘭作曲家、小提琴家。1835年7月10日維尼奧夫斯基在波蘭俄屬盧布林誕生。猶太人。 1840年5歲開始學小提琴。 1843年8歲入巴黎音樂學院,在巴黎期間,維尼奧夫斯基在母親舉辦的沙龍結識了僑居法國的波蘭精英,音樂家蕭邦和詩人亞當•密茨凱維奇。 1872年至1874年維尼奧夫斯基和魯賓斯坦在美國巡迴演出。 1875年維尼奧夫斯基接替亨利•維厄當成為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。僑居布魯塞爾期間,維尼奧夫斯基健康欠佳。 1879年4月維尼奧夫斯基在奧德薩舉行告別音樂會。 1880年維尼奧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,葬華沙波瓦茲基墓園(英語:Powazki Cemetery)。 維尼奧夫斯基發明了演奏小提琴的獨特的持弓法,稱為「維尼奧夫斯基持弓法」(有時被誤稱為俄羅斯持弓法);維尼奧夫斯基教學生運用這種持弓法輕鬆地演奏「魔鬼的跳弓」。 1935年在華沙舉行了第一屆以維尼奧夫斯基命名的小提琴比賽。從1952年開始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每5年舉行一次。
本片的小提琴演奏家“Viktor Kuna 庫那“出生於1965年,曾留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,曾師事大師“奧依斯特拉夫“等多位名家,也三家過多項國際大賽,並獲得過獎牌, 本片的四首小提琴奏鳴曲除了第三位的“Fiser 費瑟“是捷克作家外,其餘有貝多芬,齊瑪諾夫斯基,韋尼亞斯基,三位,全部都是小提琴的好聽名曲。費那的拉奏真是優秀的演譯,錄音也是優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