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這是一系列二次大戰中,因猶太血統被判入集中營的許多位天才音樂家作品重現。本片中以克萊恩的作品為主,1919年12月生於捷克,師從布拉格音樂院的微音階前衛作曲家哈巴學習作曲。二號弦樂四重奏作於1940年,和聲豐厚,緊追在荀白克,魏本風格的作品,風格獨特。完成後一年,他就被解送入泰拉津城集中營。其他三首都完成於集中營時期,受到荀白克和揚納傑克的影響,在織體的豐富度和短小樂念編織成的發展度上,更酷似第二維也納樂派的風格。弦樂三重奏是他最後的作品,完成於1944年10月9日,9天後他被遞解到奧許維茲集中營。隔年一月卒於富騰葛魯伯集中營。最後一首曲子是烏爾曼的弦樂四重奏。他投入荀白克門下,在戰前本是新德語劇院內大放異彩的指揮家,在泰拉津城中,他為每場囚犯自辦的演出撰寫樂評,成為我們現在回顧那段艱苦時期的重要文獻。四個樂章不間斷演奏,其中大提琴宛如哭泣的主要靈魂,在整首抒情的樂曲中娓娓歌唱。這可說是泰拉津城中最令人感傷的作品,烏爾曼在完成此曲後隔年即被送到奧許維茲集中營,隨後立即被送進瓦斯室,與妻子同赴黃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