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普羅高菲夫 C♯小調第7號交響曲,作品131,是俄國作曲家浦羅哥菲夫的音樂作品。創作於1951至52年,這不但是作曲家最後一首交響曲,同樣也是他最後一首完成的音樂作品。1957年,即作曲家逝世後,本曲獲頒發列寧獎。
尼古拉•阿諾索夫(Nikolai Pavlovich Anosov)是蘇聯指揮家和教育家,在列夫•斯坦伯格(Lev Steinberg)之後指揮了莫斯科國立交響樂團。 2 月 17 日 1900 年 - 1962 年 12 月 2 日) 阿諾索夫出生在波里索格列布斯克,在家裡接受音樂課。1918年從鮑里索格列布斯克的亞歷山大高中畢業後,他進入莫斯科的彼得羅夫斯科-拉祖莫夫斯卡亞農業大學,但志願參加了紅軍,並在年底作為第一砲兵學校的學員參加了鎮壓喀琅施塔得叛亂. 由於他精通外語(法語、英語和德語),阿諾索夫被派往外交部工作,與外國援助機構打交道。 直到 1920 年代中期,他才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,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劇院擔任鋼琴伴奏,然後於 1928 年在莫斯科愛樂樂團擔任鋼琴伴奏,同時師從Andrei Fedorovich Mutli教授和作曲與Anatoly Nikolayevich Alexandrov一起,然後在Radiokomitet的歌劇部分。 從 1937 年到 1938 年,他是頓河畔羅斯托夫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,從 1938 年到 1940年,應烏澤伊爾•哈吉貝約夫( Uzeyir Hajibeyov,1885-1948 年)的邀請,他擔任阿塞拜疆愛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。從 1938 年起,阿諾索夫在巴庫任教。二戰期間,1941-1944年任前線歌劇院VTO藝術總監,在此期間,也是在 1943 年,他以外部學生的身份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作曲專業。 從 1944 年到 1949 年,他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歌劇工作室的首席指揮,在那裡他提高了對早期俄羅斯歌劇的認識,並於 1947 年指揮葉夫斯蒂格尼•福明的歌劇《馬車夫》(“?????? ?? ????????”,1787 年首演)和德米特里•博爾特尼亞斯基( Dmitri Bortniansky) s Le Fils-Rival, ou La Moderne Stratonice,於 1787 年首播),自首映以來都沒有聽到過。1951 年,他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勳藝術家,出版了一本閱讀交響音樂的教科書,並被任命為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. 阿諾索夫繼續指揮,巡演波蘭、捷克斯洛伐克、匈牙利和其他國家。他在莫斯科去世,享年 62 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