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1932年時,費慈納告訴他的柏林出版商,他打算將他的升c小調弦樂四重奏,作品36改編成一首交響曲・而在1933年費慈納在慕尼黑舉行了這首升c小調交響曲之首演・原先的弦樂四重奏是費慈納在其妻過世前所寫的最後一首作品,因而費慈納可能藉此改編,將其哀傷轉移至此交響曲中,而使該曲動人心肺。《悲歌與輪舞
則是1939年之作,而《幻想曲》則完成於1947年,是費慈納的老年之作,他擅長發展長篇散文的天賦在此的到完美的證明。二首作品音色簡單、清晰,並且具有室內樂清澄的特質。錄音音質清純而自然樂器及臨場感適中,使聽者有在音樂廳中間的感覺,弦的細膩度良好,是優美的錄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