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根據南奧地利哥特維克的聖本篤修會所蒐藏的音樂目錄記載,米歇爾•海頓的第1號交響曲,是他在1761年之前在葛羅斯瓦登創作的,由2支雙簧管、2支小提琴、中提琴與低音大提琴,營造出宛如慶典般的光輝。C大調第2號交響曲據載是作於1761年2月16日,較之光輝的第1號,更是來得絢麗輝煌,是以2支雙簧管、2支法國號、2支小號、2支小提琴、中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演奏、G大調第3號交響曲於1763年完成於葛羅斯瓦登也有資料來源將此曲視為嬉遊曲,因當時之「交響曲」並未清楚與組曲、嬉遊曲等形式區隔開來,例如莫札特的嬉遊曲KV136〜38也同樣以《薩爾茲堡交響曲》而聞名。第3號交響曲的編制則為2支雙簧管、2支法國號、2支小提琴、中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之組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