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V DCA859 哈察都量第二號交響曲 鐘 Khachaturian Symphony No2 The Bell The Battle of Stalingrad Suite (1CD)

Arme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
NT$430
商品編號:
供貨狀況: 尚有庫存
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
加入最愛 已銷售: 0 件
商品介紹
哈察都量《 E小調第二交響曲》是亞美尼亞作曲家哈察都量(Aram Khachaturian)最著名的音樂作品之一。它於1943年完工,因開頭和結尾的鐘形圖案而被暱稱為“鐘聲”或“與鐘聲交響曲”。典型的表演持續約50分鐘。

蘇聯的代表作曲家〞哈察都量Khachaturian〞1903-1978是出生於蘇聯聯邦之一、外高加索古爾西亞共和國的阿美尼亞人。
阿美尼亞人原係伊朗裔民族的一支,古代曾經建立王國,在西曆紀元以後,曾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,特別在鄂斯曼土耳其人的統治下,民族遂分崩離析,相繼遷徙到中、近東各地區及俄羅斯境內。剛由亞塞拜然遷居此地不久。
哈察都量生於喬治亞提比里西(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)的一個亞美尼亞家庭。1921年他到了莫斯科,先在格涅辛音樂學院向米哈伊爾•格涅辛學習大提琴,之後並學習作曲,1929年他進入了莫斯科音樂學院,跟隨米亞斯科夫斯基學習。1930年,他與同學也是作曲家的妮娜•瑪卡洛娃結婚。1951年起成為了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。 他的創作具有亞美尼亞民族音樂的特點,代表作有舞劇《斯巴達克斯》、《加雅涅》(曾於斯坦利•庫布里克的電影《2001太空漫遊》作為配樂,其中包含著名的《馬刀舞曲》)、《假面舞會組曲》等。他也是前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的作者。
在十九歲以前,哈察度亮根本不曾受過任何正規音樂專業教育,但他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外高加索地方各種民族--阿美尼亞人、古爾西亞人、阿瑟爾白占人、庫爾多人、奧塞圖人、列斯吉人等的民俗音樂,在研究他的音樂特質時,我們不能忽視言個民族因素對他的影響。
本片是他的.第二號交響曲.鐘.
紅旗、工廠鐮刀、鎚頭、齒輪向來是社會主義、人民民主共和國的象徵。憶苦思甜,只會使我們對人類的忍耐力懷抱著無限的欽佩。二次大戰前夕,史大林整肅異己的屠殺流放達到最高潮,兵變一起,人們又精誠團結,共禦外侮。音樂家歌頌著護國守土的聖戰,“形式主義”不復記憶。哈察都量的第二號交響曲是他管弦樂曲中最具規模的抽象之作,但我們仍能察覺戰亂顛沛之苦傾洩而出,終樂章裡鐘鼓齊鳴,一掃昔時陰霾,邁向光明的勝利。戰後,史大林對蘇俄的控制登峰造極,配樂“史大林格勒之役”是哈察都量自我檢討後重獲榮光之作。
規格說明
運送方式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