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 EUCD2135 法國西南民俗踩高蹺音樂 Folk Music from South-West France (1CD)

Artist(s): Lous Gouyats de L’Adou
NT$460
商品編號:
供貨狀況: 尚有庫存
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
加入最愛 已銷售: 0 件
商品介紹

1. Polka de Houn - 3:28


2. Polka de Pissos - 3:11


3. L’Arroumic et lou pinsan - 3:32


4. Congot - 2:56


5. Chaperon Rouge - 3:06


6. Rondeau de Carnaval - 3:18


7. Polka piquée - 3:25


8. Catherine au Casaou - 3:16


9. Scottish d'Aurice - 3:03


10. Roundeou Bareillat - 3:06


11. A leu Bouheyre - 3:20


12. Sur le thème du mariage - 3:17


13. Rondeau de Garein - 2:49


14. Arrebireteu - 3:07


15. Cordoun blu - 4:15


16. Rondeau de St. Justin - 2:52


17. Polka dous boulurs - 3:05


18. Polka de l’Adour - 2:56 

“高蹺”屬漢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,藝人們腿綁高蹺,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,舞姿以雄健、驚險為主,一般在春節,元宵節等節日表演。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,技藝性強,形式活潑多樣,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,便於遠近觀賞。關於高蹺的起源,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、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。據《列子•說符》篇記載:“宋有蘭子者,以枝幹宋元。宋元台而使見其枝。以雙枝長信其身,屬其脛,並趨並馳,並七劍迭而躍之,五劍常在空中,元君大驚,立賜金帛。”從文中可知,高蹺早在中國先秦時期已在漢族民間流行。當然在台灣的迎神賽會也會看到的。
每當逢年過節,趕廟會的時候,我們總能見到精彩的高蹺表演,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蹺似乎是中國的特產,其實不然,”高蹺”也是法國的一項民間特色遺產。從表面看來,法國似乎是單一民族,但透過統計法國的民族正如同自然地形一般,也是多樣複雜的,如;不列塔人,巴斯克人,加泰隆尼亞人,科西家人,等都極力保持其各自文化,但大家都說是法國人。
本片的音樂取自西南方的比里牛斯山一帶的巴斯克區域,他們是古老歐洲一種文化,也保持宗教遊行的盛事,音樂就是表演採高蹺的民族舞蹈,樂團演奏當然少不了手風琴,手轉琴等傳統的樂器。
規格說明
運送方式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