肯特納(Louis Kentner)是匈牙利人,後來成為英國人,擅長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以及匈牙利的曲目。 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(今捷克共和國卡爾維納)父母是匈牙利人。1911 年至 1922 年,他在布達佩斯皇家音樂學院接受音樂教育,師從Arnold Székely(鋼琴)、Hans Koessler和Zoltán Kodály(作曲)以及Leo Weiner(室內樂)。
肯特納在 15 歲時開始了他的音樂會生涯。直到 1931 年,他在1932年,獲華沙第二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五等獎;他在布達佩斯獲得了李斯特獎。科達利為肯特納創作了他的《馬羅塞克之舞》,肯特納於 1927 年 3 月 14 日在布達佩斯首演了這部作品。 1935 年,他與妻子同為匈牙利鋼琴家的伊洛娜•卡博斯永久移居英國,並在倫敦安家。肯特納在電台廣播了貝多芬和舒伯特的完整奏鳴曲、完整的溫律鋼琴(巴赫)和完整的安妮斯•德•佩勒林格(李斯特)。應作曲家的要求,他於 1933 年在布達佩斯的Otto Klemperer 指揮下,擔任巴托克第二鋼琴協奏曲匈牙利首演的獨奏者。[1] 1942 年 11 月,卡博斯和肯特納為巴托克的世界首演倫敦兩架鋼琴、打擊樂和管弦樂協奏曲。肯特納是第三協奏曲歐洲首演的獨奏家(1946 年 11 月 27 日在倫敦,阿德里安•博爾特爵士指揮)。1949 年 9 月 30 日,他和耶胡迪•梅紐因(他的第二任妻子的姐夫)在蘇黎世首次演出了威廉•沃爾頓的小提琴奏鳴曲。 他還支持晚期浪漫的俄羅斯曲目,包括巴拉基列夫和李亞普諾夫。 他的演奏在1941 年電影《危險的月光》的配樂中聽到了理查德•阿丁塞爾的華沙協奏曲。然而,他的雙手沒有被展示出來,他更喜歡不被認可,因為他認為與電影音樂相關聯對他的事業沒有幫助。然而,當這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流行時,他很高興承認他的參與。 他曾擔任英國李斯特學會主席多年,直至去世。1975年,他邀請了阿根廷青年鋼琴家恩里克•A•丹諾維茨,在倫敦梅紐因音樂學院接受音樂教育,肯特納當時擔任該學院的院長。他是許多音樂比賽評委的成員。他還作曲,他的作品包括管弦樂作品、室內樂、鋼琴作品和歌曲。本片為其1937-41年的李斯特珍貴的鋼琴曲錄音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