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威廉•基恩 Wilhelm Kienzl (1857年1月17日至1941年10月3日[1] )是奧地利的作曲家 。
基恩(Kienzl)出生於風景如畫的上奧地利小鎮懷森基興 。他的家人於1860年移居施蒂里亞州首府格拉茨 ,在那裡,他學習了伊格納茲•烏爾領導的小提琴,約翰•布瓦領導的鋼琴和1872年肖邦學者路易斯•斯坦尼斯勞斯•莫蒂埃•德•芳丹的創作。他被送往布拉格大學音樂學院,在音樂學院館長Josef Krejci的帶領下學習。 之後,他於1877年前往萊比錫音樂學院 ,然後前往魏瑪學習,然後在維也納大學完成博士學位。 他去聽 理查•瓦格納 《 指環 》的首次演出。它給 基恩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以至於他與Hausegger和Friedrich Hofmann共同創立了“格拉茨•理查•瓦格納協會”(現為“奧地利理查•瓦格納公司,格拉茨辦事處”)。儘管後來他因《瓦格納人》而失敗,但他從未失去對瓦格納音樂的熱愛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他將旋律寫成一首由德意志 民主共和國 ( Karl Renner , Deutschösterreich,du herrliches Land)所寫的詩,這首歌直到1929年成為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的非官方國歌。隨著現代音樂的發展,他在1926年以後不再創作大型作品,並由於身體不好而在1936年完全放棄了創作。從1933年起,基恩公開支持希特勒在德國的政權。 基恩的初戀是歌劇,然後是聲樂,正是在這兩種流派中,他才出名。 一段時間以來,他與雨果•沃爾夫 ( Hugo Wolf)一起被認為是自舒伯特以來最優秀的利德 (藝術歌曲)作曲家之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