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BITUS amb97996 卡爾·霍勒 布勞赫 布魯赫 格里埃爾低音大提琴 Double Bass & Organ Holler Op55 Bloch Gllere Op9 Bruch Op47 (1CD)
Hans-Joachim Tinnefeld, Kontrabas
Winfried Bönig, Orgel
晚期浪漫主義傳統的德國作曲家 卡爾·霍勒 Karr Holler 誕生於1907 年 7 月 25 日 -德國巴伐利亞班貝格.
低音大提琴家H-JTinnefeld出生於德國慕尼黑,自小習音樂,後進入柏林音樂學院,習低音大提琴,師事大師Stoll,26歲參加國際大賽均獲獎,並與柏林電台樂團及柏林愛樂,慕尼黑愛樂合作演出,同時並參加歐洲各地樂團等演出,是德國現役的低音大提琴家,本片他拉的低音大提琴曲可說都是猶太作曲家們較少人知曉的曲目,但正可顯示他過人的技巧。
低音大提琴,Double-Bass或可稱作Contra-Bass,提琴組的最低音域樂器,在管弦樂曲中常以大提琴的旋律低八度演奏,其聲低沉而厚實。由於許多作曲家均少替這個樂器作曲,故流傳及錄音較少,現今已慢慢提昇之中,現年32歲的低音大提琴家H-JTinnefeld出生於德國慕尼黑,自小習音樂,後進入柏林音樂學院,習低音大提琴,師事大師Stoll,26歲參加國際大賽均獲獎,並與柏林電台樂團及柏林愛樂,慕尼黑愛樂合作演出,同時並參加歐洲各地樂團等演出,是德國現役的低音大提琴家,本片他拉的低音大提琴曲可說都是猶太作曲家們較少人知曉的曲目,但正可顯示他過人的技巧。
卡爾·霍勒 Karr Holler 1907 – 1987, 晚期浪漫主義傳統的德國作曲家。出生於巴伐利亞州班貝格。他來自一個音樂世家:他的父親瓦倫丁·霍勒曾擔任班貝格大教堂的管風琴師長達 40 年,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維爾茨堡大教堂的管風琴師。他的姑姑格雷琴是維爾茨堡第一位女性管風琴師。他的母親是一位歌手,她的父親曾是合唱團指揮和音樂家。他從小就展現對管風琴 的天賦。 他從六歲起成為唱詩班的男孩,然後在班貝格學習鋼琴、管風琴和大提琴。他在維爾茨堡音樂學院跟隨赫爾曼·齊爾徹學習作曲;然後到慕尼黑音樂學院,與約瑟夫·哈斯和瓦爾特斯豪森學習作曲,跟隨加切爾學習管風琴,跟隨齊格弗里德·馮·豪塞格學習指揮。 1929年,霍勒通過作曲和管風琴考試後,成為哈斯的大師班學生。他曾在慕尼黑音樂學院任教(1933-1937),1937年起在法蘭克福音樂學院和音樂學院任教(1938-1946),1949-1972年在慕尼黑音樂學院(音樂學院)任教,期間接替了其老師約瑟夫·哈斯的作曲班。 1942年,霍勒加入了納粹黨。1954 年至 1972 年間,他還擔任慕尼黑音樂學院院長。霍勒於 1952 年成為柏林藝術學院院士,並於 1958 年成為巴伐利亞美術學院榮譽院士。他的作品以復調、色彩豐富、印象派的和聲與管弦樂為特色。這些作品讓人聯想到保羅·興德米特、漢斯·普菲茨納、馬克斯·雷格和法國 20 世紀學派。他以調性語調創作,不顧當時的流行時尚,這意味著他最初被批評為現代主義者,後來又被批評為反動派。[ 7 ]許多藝術家都錄製過他的音樂,如歐根·約胡姆(《交響幻想曲》和《施韋林克變奏曲》])、威廉·富特文格勒(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奏的第二大提琴協奏曲)等。Karl Höller 於 1987 年 4 月 14 日在巴伐利亞州米斯巴赫的Hausham去世。
卡爾·霍勒. 布勞赫. 布魯赫. 格里埃爾. 低音大提琴曲 Double Bass & Organ Holler Op55 Bloch Gllere Op9 Bruch Op47
商品編號:
供貨狀況:
尚有庫存
加入最愛
已銷售: 0 件
此商品 「 最高 」可以折抵紅利
0
點
(約等於 NT$0 )